南投法拍屋,南投市法拍屋,南投法院法拍屋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南投法拍屋,南投市法拍屋,南投法院法拍屋.提供南投地方法院物件.找南投法拍屋資訊-法院房屋公告法拍-代標點交-拍賣房屋(透天、別墅、店面、公寓、套房、大樓、廠房、廠辦).想買南投縣市的法拍屋公告拍賣,請指定南投法拍仲介推薦代標公司-www.0916623123.com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901903最後頁
共9038筆/共904頁
高市12月房市交易量突破五千棟大關 創下縣市合併以來新高紀錄2022/01/05發佈
高雄市十二月房市交易量突破五千棟大關,創下縣市合併以來的新高紀錄。(記者蔣謙正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六都會區分別公布一一0年十二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二萬七千八百零二棟。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十二月份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增百分之七點一,其中高雄市月增百分之七點五。



陳金萍表示,十二月份的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十一月份市況,在全球經濟復甦的帶動下,國內出口有撐、內需也持續回溫,十一月景氣燈號連十紅,而經濟的好表現也反映在房市買氣,加上年底購屋旺季,以及低利、資金潮環境仍在,讓十一月房市擺脫疫情干擾,買氣持續回升。



其中,高雄市表現最為亮眼,高雄市十二月交易量突破五千棟大關,創下縣市合併以來的新高紀錄。陳金萍說,高雄市積極規劃產業升級、轉型,吸引多家大廠進駐投資,其中以台積電設廠最具影響力,消息一出便帶動交易量熱度快速攀升,自十月起連續三個月達到四千棟以上的交易量,十二月更是一舉突破五千棟大關。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高房價+少子化 高雄住宅需求縮減17坪2022/01/05發佈



高雄市 / 蕭雅心 陳信仁 徐靖壹 報導



少子化、高房價影響,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顯示,去年第3季全國住宅買賣平均交易面積約32坪,較十年前減少約10坪,其中高雄縮減17坪,成為六都中減幅最大的城市。房市業者分析,高雄建設話題不斷,加上兩代不同堂、少子化現象越來越普遍,讓小宅成為市場趨勢;實際問到首購族陳小姐,她花了快800萬,在市區買到的兩房成屋,扣掉公設後,室內僅剩下約17坪,讓她感嘆這樣的價格過去能買到透天,現在卻只能買到小空間,房價持續走高,錢也變的越來越薄。



2房1廳1衛高雄市區精美新成屋,雖然不在海景第一排,但機能便利,出現單戶每坪成交落在35萬紀錄,國人買房預算越來越高,負擔能力實在有限。民眾說:「透天太貴了,小坪數可能比較容易開始入手。」32歲陳小姐,2年前買下這間位在前鎮區的成屋,格局方正,地段又符合需求。首購族陳小姐說:「因為房間小,所以你用單色系看起來會比較大一點。」



兩間房佈置溫馨,一個人住大小已經足夠,想要有歸屬感,當初牙一咬花了768萬,買了房就定下來。首購族陳小姐說:「這種小小的比較可以負擔的起,透天那種已經15001600萬以上,沒有辦法。」裝潢傢俱加一加,灑了800多萬出去,扣掉公設比35.5%,室內只剩下大約17坪空間,花更多買得更小,讓她感嘆錢變的越來越薄。首購族陳小姐說:「(過去)我可以買透天耶,但是現在你存那麼多錢,真的只能買很小的空間。」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110年第3季住宅買賣移轉筆數依面積區分項目裡,全國平均買賣面積約32坪,對比十年前減少約10坪,而當中,高雄從51坪縮減到33坪,縮水幅度六都最高,房市業者分析,房價走高是因素之一。房市專家徐佳馨說:「過去大家可能住在透天或者是公寓,它的居住面積會比較大,另外來說因為房價的快速飆漲,所以其實民眾購買力受到影響,當然居住面積也就會越來越小。」



在總價預算考量之下,加上少子化等現象影響,對住宅需求坪數縮減,年輕人或首購族購屋主力轉往小坪數下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郭瑞坤說:「不生小孩的他就不需要太大坪數的,高雄的薪資水準可能比雙北來講還是比較低一點,他的負擔能力才會落在600萬到800萬這樣的一個產品。」民眾說:「現在工資可能沒有很多人都很高的話,大家可能還是會選擇小坪數。」



薪資追不上房價上漲速度,掏出一樣的購屋預算,十年前十年後,買到的居住面積可能少掉一間套房,花越多買更小,未來這現象如果持續,只怕購屋族,會越來越辛苦。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灣房價漲幅高?央行副總陳南光:高於大部分國家2022/01/05發佈

中央銀行為什麼應該關注房價波動?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在1月號的臺灣銀行家雜誌上,特別以「房價波動與金融穩定」為題,撰文釐清這個問題,使央行在因應房價波動的角色上,有更清楚的定位。



央行為什麼應該關注房價波動?房價波動與央行的目標有什麼關係?促進金融穩定是我國央行的法定目標之一,有看法認為「房價不是央行的重點,央行關注的是金融穩定」,然而房價波動與金融穩定毫無關係嗎?



陳南光說,低利率與高房價之間的關聯以及其因果關係,經過非常大量的實證研究,已經得到確立。基於寬鬆貨幣政策(低利率)是造成房價上漲的主因之一,央行穩定房價大幅波動具有以下的正當性:(1)降低寬鬆貨幣政策造成房價上漲對於金融穩定的威脅,履行促進金融穩定的法定職責;(2)負起相對應的責任,扭轉寬鬆貨幣政策造成房價上漲對於生產力與財富分配的負面效應。



理論上降低利率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可透過以下傳遞管道,導致房價上漲:(1)使用者成本:當利率下跌,使用者成本降低,房屋需求上升,導致房價上漲。(2)房價上升預期:擴張性貨幣政策提高房價上升預期,提高當前的房屋需求。(3)信用管道:擴張性貨幣政策鬆綁家庭的借貸限制,增加房貸與房屋需求。(4)風險承擔管道(Risk-Taking Channel):利率下跌使投資人願意承擔更高風險,轉往高風險投資標的,包括房地產與房貸擔保證券等。



陳南光表示,影響房價的因素很多,除了利率,還有所得、稅賦、通膨預期、人口結構、對未來房價預期等。部分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利率對房價的影響不顯著。然而整體而言,利率與房價之間的關聯以及其因果關係,經過非常大量的實證研究,已經得到確立:不論是個別國家或跨國資料、最近數十年或上百年資料、先進國家或新興市場經濟體、各種不同的計量方法以及認定貨幣政策外生性方法,寬鬆貨幣政策(利率)確實是房價上漲的主因之一。因此,絕對不應輕易論斷「低利率與房價並無必然的關連性」。



陳南光表示,由於台灣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是推升房價上漲的主因之一,那麼過去以來台灣房價的漲幅到底算不算高呢?最近有一些看法認為「目前(台灣)的房價水準及上漲尚屬溫和」,可用以下幾個指標來檢視。



首先,一個常用的指標是房價負擔能力(包括房價所得比與房貸負擔率)。台灣的房價所得比與房貸負擔率長期走高,從2002年第1季分別是4.5倍與24%,到2021年第2季分別達9.1倍與36%,房價負擔能力呈現明顯惡化趨勢。



也可檢視房價的累計漲幅。各國房價均以該國CPI平減,成為實質房價。若以2000年第1季作為基期100%,2021年第三季台灣房價已達262%,累計實質漲幅超過160%。



跟其他國家比起來,這期間台灣房價的累計漲幅只比近期房價急速飆升的紐西蘭與瑞典低,與加拿大相當,但高於大部分我們所能蒐集到的國家(約20餘國),比如最近漲幅很大的南韓、美國、以色列、丹麥等;其中,相較於台灣,南韓與美國的20年實質房價累計漲幅僅分別為45%與64%。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拉尾盤 六都12月交易量2.78萬棟 六年新高2022/01/05發佈

年底房市拉尾盤,2021年12月買賣移轉棟數在年底購屋旺季及交屋潮挹注下,六都移轉量合計2.78萬棟,月增7.1%,年增6%,創下近六年單月新高。六都合計全年移轉棟數達26.7萬棟,年增7%,預估2021年全台交易量約35萬棟,將創下八年新高。



 根據六都地政局3日公布2021年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桃園、台中、高雄均站上單月5,000棟大關,與11月相較,除新北市衰退2.5%外,其餘縣市均較上月成長;與2020年同期相較,僅台北市衰退11.8%外,其餘直轄市均成長。



 2021年第四季買氣空前熱絡,六都第四季移轉量合計7.75萬棟,創下了縣市合併升格以來同期新高,包括桃園、高雄都寫下單季新高紀錄。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2021年房市大台北以外區域崛起,成交結構也呈現區域平衡,台積電設廠成為市場資金追逐的題材,年終紅包驚喜有機會帶動許久不見的年終購屋行為,不過政策緊盯房市的炒作行為,下半年可能就會有升息聲浪,2022年房市不易出現過去半年飆風再起的盛況。



 2021全年全台房市交易量推估約近35萬棟,為自2016年低點以來,連續第五年擴量成長,除了中古屋交易熱絡外,近年房市復甦建商加碼投資興建推案銷售佳、且進入交屋高峰期,推升買賣移轉棟數成長,交屋規模放大,新成屋在2022年買賣移轉結構占比中,勢必更為提升。



 值得注意的,台灣「愈南愈熱」態勢明顯,台北市2021全年移轉量年減0.9%,為六都中唯一負成長;新北、桃園、台中三都均為2013年八年以來新高,亦較2020年增加2~8%;台南、高雄則雙雙創下縣市合併升格10年來新高,年增率16%、18%亦居六都前二名。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建商搶進 台中14期引爆推案潮2022/01/05發佈

台中開發面積最大的北屯區14期重劃區,隨著「漢神洲際娛樂城」動工、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的「台中巨蛋」預計2022年動工,在重大建設陸續到位加持下,2022年躍居台中房市推案最熱區,預期包括雙橡園、國泰、磐興、惠宇、順天、元鈞、新業、亞昕、敦泰、寶佳、大城等10多家建商都將進場推案,14期未演先轟動!



 台中地產開發商表示,在營建成本居高不下,以及14期低容積限制開發下,未來新推案單價可望「坐5望6」,10多個新推案總銷合計上看300億元。



 被水湳特區及機捷特區包圍的14期重劃區,占地面積廣達403公頃,可細分為涵蓋台中巨蛋、漢神洲際購物娛樂城的「商業娛樂區」榮德段、洲際段;以及緊鄰崇德路商圈的「生活機能區」美和段、環中段;以及名校林立、最近水湳中央公園綠景的「文教宜居區」仁平段、敦和段。



 其中,仁平段為14期最鄰近「中央公園特區」的地段,加上區域鄰近馬禮遜美國學校、衛道中學、明道普林斯頓國小、慎齋小學等私校,可說是14期中最具文教氣息的宜居區域。正因為看好仁平段的居住品質,吸引大批建商爭相插旗購地卡位。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自2021年3月至12月短短九個月內,「仁平段」土地成交單價80萬元以上的交易高達10筆,由於土地交易熱絡,推升成交價格,單價最高紀錄為崇德六路與榮德路的650坪土地,單價達88.9萬元,直逼9字頭大關。



 預計2022年推案的豪墅建商-磐興建設,選定14期仁平段作為首座住宅大樓的代表作,新案「磐興寬心」推出39、41、45坪三至四房產品;而豪宅建商-雙橡園開發首度跨足北屯區,同樣首選14期仁平段水湳生態公園第一排,四面臨路的2,925坪大基地,打造獨棟SRC鋼骨大樓,產品規劃55~100坪,潛銷預約熱絡。



 另外,緊鄰「國泰MOST+」與「惠宇14期」新案基地旁、元鈞建設新案「坐忘山」,目前接待中心如火如荼搭建中,產品規劃56~65坪;後續預計還有精銳、大城、寶佳、鼎固、豐境等建商積極規劃14期新案,可望再度引爆台中房市推案熱度。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中上月房市交易 大增15.9%2022/01/05發佈

2021年6都交易量達到26萬7751棟,創下8年來新高,不動產業者認為,顯示房市買氣仍熱絡。(盧金足攝)



 6都2021年12月買賣移轉棟數揭曉,其中,台中市5521棟月增15.9%,年增4.3%,總計6都共2萬7802棟,月增7.1%,年增6%,以紅盤封關;6都全年交易量突破26.5萬棟,刷新8年來新高紀錄。



 增幅居六都之冠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2021年先有疫情干擾,又面臨政府打炒房政策,但剛性買盤在「保障自住」的政策前提下,依舊維持強勁力道,市場游資豐沛,各地重量級企業競相投資,使買方信心高漲,進場拉抬整體買氣。



 12月份6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增7.1%,其中,台北市月增5.8%,新北市月減2.5%,桃園市月增13.6%,台中市月增15.9%,台南市月增6.8%,高雄市月增7.5%。



 北屯又飆破千棟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經濟好表現也反映在房市買氣,加上年底購屋旺季及低利、資金潮環境仍在,讓11月房市擺脫疫情干擾,買氣持續回升;觀察歷年交易量,2021年6都交易量達26萬7751棟,創下8年新高,顯示房市買氣仍熱絡。



 「改寫當地房市歷史的還有台中市北屯區」,台灣房屋集團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北屯在新案交屋與首購湧進的帶動下,去年12月買賣移轉量1104棟,連續兩個月飆破千棟,總計單年3個月超過千棟水位,為統計以來的歷史首見,也讓北屯以全年9068棟,刷新單年新高。



 不動產業者提醒,國際情勢與疫情發展仍充滿變數,須審慎以待,購屋時須謹慎評估購屋需求、自身財務收支狀況及房價負擔能力等,審時度勢、量力而為。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馬祖房價飆漲 年輕人購屋難2022/01/05發佈

馬祖房價飆漲 年輕人購屋難



台灣房價高居不下,連最偏遠的離島馬祖也難逃高房價命運,全縣最多民間自建集合式住宅的南竿鄉,在政府推出仁愛示範住宅後,民間住房仍供不應求,各村陸續都有建案在推出,不論是熱鬧的山隴地區,還是偏遠的四維村,民間地段好的建案也多是一推出就秒殺。


 

馬祖買房不容易,南竿地區民間自建集合式住宅每坪單價已經喊到20萬元上下,比起10年前的房價足足成長了一倍多,部分地段較好的每坪單價甚至到25萬元,對年輕購屋族而言買房是越來越難了。


 

5、6年前南竿自建住宅每坪約10萬元以下,2年前就開始出現漲勢,每坪叫價15萬元上下,去年新推熱門地段建案每坪最高喊到25萬元,這樣的漲幅不輸新北和桃園等城市。建商表示,疫情以來營造業缺工嚴重,鋼筋水泥等建材不斷上漲,光是建造成本一坪就要10萬上下,若再加上土地成本及建商利潤,每坪要價20萬元算是正常。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六都2021年買賣移轉創8年新高 台南、高雄創史上最高峰2022/01/05發佈

受到台積電設廠激勵,帶動南台灣交易量熱度快速攀升,2021年全年台南及高雄買賣移轉棟數皆創下歷史新高。(攝影/鄭國強)



2021年房市買氣爆棚,從最新出爐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數據就能看出驚人熱度,六都全年的買賣移轉棟數合計26萬7750棟,已創下2014年以來全年買賣移轉棟數的新高紀錄,其中,南台灣的台南及高雄兩都,由於分別都有台積電題材加持,全年移轉棟數更寫下2010年縣市合併以來的歷史新高。



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指的是,期間內完成登記過戶的建築物數量,白話文來說,就是房屋的交易量,因此市場上大多也會以買賣移轉棟數作為房市價量變化重要的官方統計指標。



六都全年交易量突破26.5萬棟,刷新8年來新高紀錄



六都買賣移轉棟數3日揭曉2021年12月買賣移轉棟數,以單月來看,其中,又以高雄市表現最為亮眼,高雄市12月交易量突破5000棟大關,來到5070棟,月增7.5%,創下縣市合併以來單月的新高紀錄。其餘台北2869棟、月增5.8%;新北6934棟、月減2.5%;桃園5029棟、月增13.6%;台中5521棟、月增15.9%;台南2379棟,月增6.8%,合計六都移轉量達到267750棟,創下8年來新高。



若是以全年來看,更能凸顯出「越往南越熱的情況」,其中台北市2021年全年寫下30901棟,比起2020年仍小幅衰退0.89%;新北、桃園、台中全年移轉數則分別來到68295棟、46830棟以及49806棟,三都皆創下2014年以來新高。



而台南、高雄則是呈現大爆發,台南市全年移轉棟數來到26752棟;高雄則來到45166棟,雙雙創下2010年縣市合併以來的歷史新高。



(更多新聞:失控的房價2》不分藍綠!政府左手打房右手高價賣地 他狠批:政府才是炒房最大咖)



台南、高雄聞「積」起舞,全年移轉量暴衝至歷史新高



台灣房屋愛河之心加盟店店長林家福分析,9月份台積電赴高雄設廠消息釋出,帶動房市開始加速,11月初設廠定案後也一路暴衝,另外,除了台積電效應影響,還有包括橋科、仁武航太園區、亞灣區特貿開發等重大建設,加上國際大廠紛紛加碼投資,各項利多讓不少區域皆受惠,預期高雄將逐漸從工業城市轉型為高科技產業城市,像是從沒有購物中心的岡山,也開始蓋起百貨來,帶動房市榮景。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也表示,近年台灣科技業獨強,加上低利率、台商回流投資、科技業設廠與買房抗通膨議題帶動下,台中、台南、高雄等房價基期低的區域,房價漲勢特別凶猛,近一年多來,這些縣市房價漲幅普遍都高達1成左右,部分行政區漲幅甚至可達2~3成,許多投資置產族、自住族群因看好後市發展,紛紛進場搶買房,也使得這些縣市房市交易量能大幅攀高,紛紛創下2011年來新高或是次高記錄,特別是台南跟高雄量能創高表現最為亮眼。



不過,陳傑鳴指出,目前全台房市呈現一個「聞(台)積起舞」的狀態,雖然長線仍看好,但因短線房價漲幅已過大,更有不少投資群族進場炒作預售屋與低總價產品,導致一般剛性自住需求民眾買房壓力大增,甚至出現因急需被迫進場追價的狀況,後續風險性都將攀升。



(更多新聞:失控的房價4》全台瘋變更 鄭文燦送徐旭東大禮?遠紡中壢廠3萬坪土地變更12月闖關成功)



房仲看2021年移轉量,全台有機會上看36萬棟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預估,目前國內疫情仍控制得宜,且在國內經濟表現、資金寬鬆及低利環境,多重力道支撐房市下,市場氛圍轉趨正向,全台買賣移轉棟數月增率自9月起連續三個月呈現正值,穩步上揚回到疫情前水準,截至11月底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已達31.2萬棟,預估2021全年將站上34.5萬棟。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則相對樂觀,指出由於六都的買賣移轉量約占全台的75~80%,從六都2021年將近26.8萬棟估算,預期全年全國的買賣移轉量,有機會上看36萬棟;展望2022年,隨著物價上漲,在抗通膨的預期心理下,自住民眾趁低利進場的意願仍高,因此2022年自用購屋和長線置產的需求,仍朝樂觀發展。



不過,房仲業也提醒,美國聯準會預期將在2022年開始啟動升息循環,國際情勢與疫情發展仍充滿變數,必須審慎以待,建議民眾購屋時謹慎評估購屋需求、自身財務收支狀況及房價負擔能力等,量力而為。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Q4房市大噴!6都買賣移轉創11年新高2022/01/05發佈

6都2021年12月買賣移轉棟數已揭曉!台北為2,869棟,月增5.8%,總計6都共27,802棟,月增7.1%,年增6%,創下近6年新高,不僅12月單月成績亮眼,6都去年第4季的買賣移轉量更打破紀錄,以77,566棟大量,刷新縣市合併11年以來的同期新高!包括桃園、高雄,都寫下Q4新紀錄,買氣可謂迎來空前暖冬。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2021年先有疫情干擾,又面臨政府的打炒房政策,但剛性買盤在「保障自住」的政策前提下,依舊維持強勁力道,且市場游資豐沛,各地重量級的企業投資又一樁接一樁,使買方信心高漲,進場拉抬整體買氣。



由於6都的買賣移轉量約佔全台的75~80%,6都2021年將近26.8萬棟估算,全年全國的買賣移轉量,上看36萬棟!展望新年,隨著物價上漲,在抗通膨的預期心理下,自住民眾趁低利進場的意願仍高,因此2022年自用購屋和長線置產的需求,仍朝樂觀發展。



6都2021年12月買賣移轉棟數,台北為2869棟,月增5.8%,但年減11.8%;新北6934棟,月減2.5%,年增8.2%;桃園5029棟,月增13.6%,年增6.1%;台中5521棟,月增15.9%,年增4.3%;台南2379棟,月增6.8%,年增5.6%;高雄5070棟,月增7.5%,年增18.5%,總計六都共27802棟,月增7.1%,年增6%,創下近6年新高。



綜觀12月各都的買賣移轉表現,除了高雄寫下單月、單季、單年最佳的3高紀錄外,桃園去年12月買賣移轉棟數5029棟,睽違72個月再度突破5000棟關卡,寫下近6年的單月新高!且桃園去年Q4累計棟數達13881棟,亦創11年來的歷史同期新猷。



台灣房屋集團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桃園市2021年的買氣,呈現「蛋黃穩、蛋白增」的態勢,最核心的桃園區,去年買賣移轉量破千棟的月份多達8個月!僅農曆年節的2月,以及反應三級警戒的7~9月未達千棟,全年買氣可說是相當穩健。



加上近年推案量激增的龜山A7、觀音草漯等蛋白新興重劃區,持續迎來大批交屋潮,同時雙北客又不斷湧入房價相對親民的桃園,使桃園寫下歷來最夯的購屋旺季。



改寫歷史的還有台中市的北屯區,陳定中分析,北屯在新案交屋與首購湧進的帶動下,去年12月買賣移轉量1,104棟,連續兩個月飆破千棟,總計單年3個月超過千棟水位,為統計以來的歷史首見,也讓北屯以全年9,068棟,刷新單年新高。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持分地主竟無優先購買權?專家點出關鍵在此2022/01/05發佈

▲不少人會先卡位土地共有持分,等著共有人出售土地慢慢整合。(資料照)



依據土地法第34條之1第4項規定「共有人出賣其應有部分時,他共有人得以同一價格共同或單獨優先承購。」,也就是說,若土地共有人,必須要先通知其他共有人,這常造成共有人間彼此訴訟的原因。因此,持分土地的出售要格外小心,以免出賣人變成被告。



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說,日前有名共有人想將一筆持分8分之1的農地出賣予第三人,為了符合土地法第34條之1的規範,賣方以存證信函通知另外20多位共有人,將成交價、條件通知共有人,於函到15日內主張優先購買權,竟然收到10位共有人主張優先購買權的回函,也就是該筆持分8分之1的土地,原買方無緣承買,改由回函的共有人,按目前名下的持分比例,優先購買。



不過,當整理案件時,卻發現10人當中有8位共有人的所有權權屬於「公同共有」,僅有2位屬於「持分共有」,當中8位「公同共有人」未達到全體公同共有人同意的門檻,依據內政部在93年11月30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30016195號函「公同共有物之其他權利(優先承買權)行使,除法律或契約另有規定外,須經全體公同共有人之同意,始得為之」。



因此,這8位「公同共有人」無法主張優先購買權,只能由另外2位「持分共有人」承買。鄭文在提醒,當接獲共有人出售持分土地優先購買權通知時,除了同一價格、同一條件外,若是公同共有的狀態,別忘先和全體公同共有人取得共識,再主張優先購買權。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901903最後頁
共9038筆/共904頁
聯絡資訊
地址:台中市南區南昌街3號
網站QR Code
http://www.0916623123.com-Web-QR-Code
Line QR Code
http://www.0916623123.com-Line-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484,529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南投法拍屋,南投市法拍屋,南投法院法拍屋-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